我们不是作,只是生病了|正确认识抑郁症

  我们不是作,只是生病了|正确认识抑郁症

  抑郁症,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。

  地球上有3亿人罹患抑郁症。在中国,这个数字明面上是5000万,但还有不少人患病而不自知,或者出于病耻感不愿意接受系统治疗。甚至,有患者想去医院治病,却被家人阻挠。

  很多人对抑郁症有根深蒂固的误解——“抑郁症哪里算病,不过就是太作太矫情。”这种污名化,更加剧了抑郁症患者的痛苦。

我们不是作,只是生病了|正确认识抑郁症

  那么,抑郁症到底是怎么回事?

  1.抑郁症的表现

  普通的抑郁情绪就像是一场雨,在雨过天晴以后,我们仍然能心怀希望地继续生活。但抑郁症并不是这样,它无法自愈,是一种医学上的情绪障碍。患者会持续性地心情低落,同时伴随着生理上的不适症状。如果不加以干涉,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。

  初期,患者只是单纯感到莫名的心情低落、浑身乏力,吃不好也睡不好。

  随着时间推移,他的思维会越来越迟钝,每天都非常疲惫,甚至出现明显的头痛和躯体疼痛。患者开始感到空虚、荒诞、无意义感,同时伴随着强烈的自责和内疚情绪。

  到了抑郁症中后期,患者的大脑额叶和海马体会发生明显萎缩,认知功能和记忆能力下降,情感控制也出现了问题。

  严重时,他甚至有可能陷入木僵状态,无法说话,无法移动,整个人仿佛被定住了一样。在木僵过程中,他的意识是清醒的,却对自己完全无能为力。

  抑郁症在一开始甚至都不会引起注意,但如果不采取措施,它就会慢慢把人拖向绝望的深渊。无尽的痛苦会让患者觉得活着了无生趣,死亡才是唯一的解脱。很多人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。请务必了解,抑郁症是一种需要早发现早治疗的脑部疾病。

  2.抑郁症的成因

  抑郁症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精神疾病,具体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。学界普遍认为,抑郁症与大脑内部某些神经递质的浓度与功能异常有关。这也是世面上大多数抗抑郁药物的理论基础。目前可以确定的是,抑郁症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。

  研究表明,抑郁症存在明显的家族集中性,抑郁症患者亲属的患病率是普通家庭的十倍以上,而且血缘关系越近,发病率越高。

  2018年,有研究团队对全球范围内的13.5万名抑郁症患者进行了基因分析,找到了44个与抑郁状况有关的基因变异。也就是说,抑郁症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。

  除了基因以外,抑郁症还和个人的家庭教育和成长经历有关。比如在童年时期遭受过忽视或者虐待(尤其是家庭暴力和性侵)的人,长大以后往往会更容易患上抑郁症。另外,一些生命中的创伤性事件——例如战争、自然灾害、亲人离世、后天残疾等等——也会成为引发抑郁症的导火索。

  目前主流的抑郁症治疗方法,是心理疏导配合抗抑郁药物。针对反复发作的重度抑郁症,还有经颅磁治疗仪、电休克疗法等治疗方案。抑郁症是一种可以被控制和治愈的疾病,但是绝不能仅仅只靠患者的个人意志,医学手段的干预是必须的。

  3.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

  如果你身边有罹患抑郁症的亲人朋友,那在与他们相处时,请稍微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。

  不要认为抑郁症是“闲人病”或者“懒人病”,不要强行给抑郁症患者安排事情做。很多时候,日常生活的繁杂琐碎正是抑郁症患者的压力来源,你的“好心”只会让他们更加焦虑。

  不要觉得抑郁症患者是没吃过苦才会经受不住挫折,也不要跟他们说“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比你惨”。这样的话起不到任何开导作用,只会加重患者的自责感和内疚感,导致病情恶化。

  不要提出一些想当然的意见或者建议(例如:“出门多交朋友,你的病自然就好了!”)。就像没有溺过水的人永远不知道无法呼吸是怎样的痛苦,站在一个健康人的角度,轻率地对抑郁症患者指手画脚,同样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
  总有人觉得,抑郁症是一种富贵病,只有吃穿不愁的人才有心情伤春悲秋。但实际上,抑郁症是写在人类基因里的蓝色隐忧。我们每一个人,在一生中的某一个阶段,都有患上抑郁症的可能。只是,贫困阶层的抑郁症往往更加难以察觉,也更不容易得到关注和治疗。无论如何,请大家对抑郁症患者少一些误解,多一些温柔。

.